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11-01 】

“按压深度要够5-6厘米,频率保持每分钟100-120次,呼吸和按压衔接一定要流畅!”10月31日,校体育场内格外热闹,一场围绕 “生命守护” 展开的急救培训正在这里进行,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后勤人员、辅导员及师生代表齐聚,跟着专业讲师沉浸式学习心肺复苏(CPR)与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技能,为校园安全再添 “防护盾”。

把 “救命课” 搬进校园

为了让培训更具专业性和实用性,学生处、后勤保卫处特邀抚顺市红十字会专家团队来校,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救’在身边,校园守护”为主题的急救技能讲学活动。从课程设计到师资配备,全程围绕 “能学会、会使用” 的目标展开。培训分两大模块展开,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有 “上手练” 的实操环节,拒绝 “纸上谈兵”!

本次培训的师资团队堪称 “强强联合”, 既有抚顺市红十字会选派的、持有专业资质且经验丰富的急救讲师,也有学校校医院的资深医护人员。只要通过“理论+实操”双重考核,就能获得由抚顺市红十字会颁发的急救培训合格证书。这不仅是对本次学习成果的认可,更是一份 “能救人、会救人” 的 “能力凭证”。

理论课堂:先懂 “为什么这么做”

当日下午,图书馆礼堂里座无虚席。抚顺市红十字会的讲师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基础心肺复苏知识,重点拆解 “心肺复苏 + AED” 的配合要点,从判断意识、呼叫急救,到胸外按压的位置与力度,再到 AED 的开机、贴电极片等步骤,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详细标注。理论课后的现场答题考核,更是帮大家巩固重点,确保 “学懂吃透”。

实操训练:手把手纠正每一个动作

理论结束后,大家转场至体育场,开启 “实战演练” 模式。现场按15-20人一组配备心肺复苏模拟人,讲师一对一指导。

“手腕要伸直,借助上半身力量按压,不要只用手臂发力!”“中断后接续操作时,要先快速判断状态再继续!” 讲师们穿梭在各组之间,仔细观察每个人的动作,及时纠正偏差。参训人员也格外认真,反复练习按压与呼吸的衔接节奏,完成3轮操作就主动找讲师确认规范,最后还需独立完成 “心肺复苏+AED模拟使用” 全流程考核,确保技能真正“落地”。

一场培训,不仅教会了大家实用的急救技能,更传递了“关爱生命、互助互救”的校园温度。未来,我校还将持续推进校园安全系列活动,把更多实用 “安全课”带给师生,让每一位沈工人都能成为自己和他人的 “生命守护者”!


撰稿/学生处 后勤保卫处  图片/融媒体中心  校对/张倩  审核/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