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依托库卡授权工业机器人学院这一高水平校企合作现代产业学院,以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为核心,通过订单班、微专业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起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培养学生掌握前沿技术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适应能力,在智能制造人才培育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有150余名学生进入库卡及其生态圈企业开展实习,深度参与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自动化产线运维、智能控制系统调试等真实工程项目,获得企业高度认可。
作为学校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库卡授权工业机器人学院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前沿领域,着力打通“校企协同育人”通道。在实习实践环节,学院积极拓展与库卡公司及其生态圈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优质实习岗位和真实工程环境,为学生搭建起从课堂到产业一线的实践桥梁。
“在企业实习期间,我们能直接接触到行业前沿的技术和设备,把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实习的学生表示,这段实践经历不仅夯实了专业技能,更培养了应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素养。其表现也获得企业高度认可,不少企业表示,沈阳工学院培养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力,与岗位需求匹配度高。
面向新一轮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校已启动下一届库卡订单班招生培养工作,并精准设立两大核心培养方向。其中,机器人方向以工业机器人基础理论、核心知识与实践技能为核心,重点锤炼学生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方面的工程能力及职业操守,目标培育一批能胜任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工程师与系统工程师,填补机器人行业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产线柔性方向则围绕可重构制造系统、智能控制与模块化工艺等先进制造理念,教授学生自动化控制、工业网络通信、运动控制及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突出跨学科整合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同时强化外语沟通能力,为学生未来赴海外从事技术工程师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我校将继续以库卡授权工业机器人学院为依托,不断优化订单班、微专业模式,进一步提升校企协同效能与实践教学、实习质量,持续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领域输送兼具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推动区域经济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撰稿/教务处 图片/教务处 校对/张倩 审核/曲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