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沈工要闻 > 正文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10-11 】

10月11日,由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与东北大学联合承办的AI赋能机械类专业教育创新研讨会暨2025年度机械类专业教指委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李培根、陈学东、段宝岩、贾振元、冯夏庭、刘宏6位院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近50所高校专家,以及华为、美的等产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AI与机械类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展开交流,为智能制造业人才培养破题引路。辽宁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孔峰,辽宁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卫东,我校党委书记胡晓梅、校长李康举出席会议。

会议开幕式在我校的星河剧场举办。孔峰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国家层面也通过 “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专项行动等部署,为AI与机械教育融合提供指引。辽宁作为 “工业长子”,正处于“传统制造”向“智能智造”转型关键期,始终紧跟国家战略步伐,将AI赋能机械类专业教育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振兴突破的重要抓手,已通过《辽宁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辽宁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AI与机械专业融合方向。推动AI与机械类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不仅是一场教育变革,更是一场关乎辽宁未来产业竞争力的战略行动。他希望院士为辽宁的机械类教育“把脉支招”,在专业顶层设计、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给予高屋建瓴的指导,各位教指委委员立足各高校教学实践,聚焦课程体系重构这一核心主题,打造一支既懂机械又通智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省教育厅将全力提供政策与资源支持,助力探索辽宁特色发展路径,为辽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更大的力量。

机械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在致辞中表示,教指委作为机械类专业教育的最高专家指导机构,始终立足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引领专业发展方向与教学改革。本次会议将年度工作会议与前沿研讨会结合,准备了丰富的环节,有多位专家带来精彩的报告、对沈阳工学院产业学院的考察调研、众多专家学者们参加的研讨会,旨在搭建跨领域交流平台,破解AI赋能机械教育的关键难题,推动人才培养与智能制造业需求精准对接。

机械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在致辞中表示,教指委作为机械类专业教育的最高专家指导机构,始终立足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引领专业发展方向与教学改革。本次会议将年度工作会议与前沿研讨会结合,准备了丰富的环节,有多位专家带来精彩的报告、对沈阳工学院产业学院的考察调研、众多专家学者们参加的研讨会,旨在搭建跨领域交流平台,破解AI赋能机械教育的关键难题,推动人才培养与智能制造业需求精准对接。

我校校长李康举代表承办方致辞,对全体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机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体系与实践路径,沈阳工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不断迈进,深化校企合作,与华为、美的、华中数控、沈阳机床等顶尖企业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两个机械类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的改革与进步,得益于教指委的引领和支持。此次承办高规格会议,既是对学校的信任,更是宝贵的学习契机。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教育改革新起点,加大力度支持教师开展教研教改,推动我校人才培养不断迈上新台阶。

本次会议以 “AI赋能机械教育” 为核心,设置主题报告、特邀报告、专题研讨及实地考察等环节,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以《教育还要有点新“味道”》为题指出,AI时代工程教育需突破“知识导向”传统模式,转向 “问题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专业审美情趣,打造多样化的学生交流环境和平台,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和氛围,让教育更贴合智能时代人才需求,坚持正确的导向,提供政策、环境,让师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充分释放他们的味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则在《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与未来五年重大科技突破方向》报告中,结合制造业发展趋势,明确机械类专业人才需聚焦产业核心需求,提升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贾振元在《创新新时代工程教育》报告中提出,工程教育需与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同频共振,通过构建 “产教研用” 协同育人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特邀报告环节同样亮点纷呈。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副总裁、华为全球教育医疗行业总经理赵祎鑫在《All Intelligence,加速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报告中,分享企业参与教育数字化的实践经验,提出通过技术赋能推动教学模式革新;美的集团高端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蓝橙实验室)主任刘前进博士以《美的机器人自主化进程》详细介绍了美的机器人的情况及工业机器人自主化之路,解析机器人行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新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副主任毛红斌则在《以匠心精神打造中国特色原创性工科教材》报告中,为机械类专业教材建设提供方向指引,助力教材贴合AI时代教学需求。

当日,与会嘉宾还围绕 “AI赋能机械类专业教育创新”“AI赋能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创新” 两大议题展开专题研讨,就课程设置、实践平台搭建、产教融合路径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形成多项共识。此外,嘉宾们还实地调研了我校的华为-沈工现代产业学院、沈工-美的数字灯塔学院、库卡授权工业机器人学院等多个现代产业学院及实践教学中心,对该校依托产业资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做法给予肯定。

此次会议不仅是AI与机械教育融合的“思想盛宴”,更搭建起“教育界-产业界-政府”协同联动的平台。与会者一致认为,推动AI与机械类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未来,各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共筑“AI+机械”教育新生态,为制造强国建设与辽宁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撰稿/党委宣传部  图片/关添亓 李若淇 丁圣哲 融媒体中心  校对/张倩  审核/曲艺)